吸氧不能太随便
来源:www.hnzhongxiang.com.cn 发布于:2013/11/19 14:32:19 点击量:
无论是曾风靡一时的“氧吧”、市场上“风头正劲”的制氧器,还是现在北京60多家医院都有的高压氧舱,都把“氧气”吹起来了。不过针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“氧疗”保健方式,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全军高压氧中心潘晓雯主任提醒大家,氧疗在国外很严格,属于医疗行为。
从医学角度来看,不管是有病治病的氧疗还是无病防病的氧保健,都是属于直接、快速、安全的保健手段。为什么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的氧气,还需要补充呢?潘主任介绍,人的神经系统(脑子)的重量占全身的2%,但所需血流量占到了15%~20%,耗氧量占全身的1/4,而它又属于高氧消耗、低氧储存,储存氧只有7~10毫升左右。如果思想负担太重,睡眠又少,容易导致脑疲劳,出现头晕眼花的缺氧症状;长期在空调车内的开车一族,受一氧化碳的“袭击”极易缺氧,疲劳驾驶实际上也是缺氧;强脑力劳动者也容易缺氧——这些都使机体相对缺氧。而相对密闭的环境、高原会造成大气缺氧。
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很容易缺氧,感觉缺氧时再去吸氧。因为吸氧是直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,而不是作用于机体某个部分。吸氧只是在增加机体一直不断摄入的氧气,对机体没有陌生的、需要适应的物质,因而只是改善而不是改变机体的自然生理状态和生物化学环境。为此,潘主任建议,只要你有缺氧的感觉,就可以找科学的方法补充,不过要谨防过量中毒。空气中氧的浓度为21%,而高压氧舱内的氧则是100%纯氧,人体不能长时间接受纯氧,否则血氧浓度过高,可能导致氧中毒,出现肺、脑及眼球神经组织的伤害。因此,进行高压氧治疗时,每次最多持续2个小时,并且每25分钟就得中断,换吸五到十分钟的一般空气,操作要十分小心。不过高压氧确实有改善血液粘稠度、改变微循环、激活神经细胞、促进神经系统恢复的作用;吸浓度80%的氧也不能超过24小时(持续),但低于50%浓度的氧,长期吸都没有什么问题,一般来说戴面罩吸氧效果较好。如果没有吸氧的条件,出现头晕、眼睛模糊、反应迟钝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恶心难受等等症状时,应立即离开所处的环境,到大自然中去。
上一篇:医用保健吸氧
下一篇:术前多吸氧 术后少感染
相关阅读
- 中暑的急救方法2013-11-19
- 冠心病的急救2013-11-19
- 急救十戒2013-11-19
- 幼儿气管异物急救2013-11-19
- 自发性气胸的急救2013-11-19
- 紧急抢救亲人须知2013-11-19